泳渡日月潭榮登為台灣人必做的三件事之一,對我而言,它大概是三項裡面最容易的其中一項了。隨著年紀漸長,想挑戰的事情變多了,不知道是壓力變大還是覺得人生苦短,偶爾就想找點有趣的事做做。總之,我是抱持著幾年後在涵碧樓喝下午茶的時候可以默默對旁邊的人說 : 「嘿,你對面這個人曾經泡在這座潭裡踢水呢」的這種無聊心態決定試試的!
由於泳渡當天的交通和住宿漲價的問題,後來我決定參加台南市登山會幫忙安排的泳渡活動。當天5:30從台南出發→約7:00到南投休息站換裝→8:30到朝霧碼頭下車慢慢走去領泳帽然後走到會場。(我下水的梯次是8:30~9:30)→9:30左右下水→接近12:00上岸→換完衣服吃個午餐並在伊達邵晃晃,約2:30上車回程→慶功。行李則是分別放在車上、泳渡攜帶在身上及登山社工作人員幫你帶一袋到伊達邵碼頭旁的休息區。
行前訓練
在決定泳渡前,其實我很久沒有游泳了。上一次游比較遠的大概是高中游泳課考試25m(菸)。在泳渡的前一個多月,我開始練習久違的游泳。炎炎夏日夜晚,把跑步換成游泳其實挺浪漫的,沉進水裡的世界很安靜,我還記得有次游到一半突然下起暴雨,水上濺起無數水花與漣漪,潛入水中踢蛙腿時,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遠離塵囂與喧鬧,如此平靜而美好。第一次練習時游第一趟50m就覺得好累,下水練習了600m就決定上岸休息XD 接下來幾次慢慢找回感覺,我選蛙式練習(泳渡全程我都用蛙式),偶爾想衝個心肺換一下自由式。接下來第二階段訓練策略大概就是每次游1000m不休息,游完一公里休息一下,看體力狀況再游個幾百公尺這樣。我記得泳渡的前輩是跟我說只要可以連續游一千公尺,那泳渡就沒有問題,所以我就以此為標準練習。最後一階段就是搭配魚雷浮標: 我個人建議一定要搭配魚雷浮標游一次才知道泳渡當天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我跟我的夥伴遇到狀況是我不管是橫的或者直的使用浮標,趴在上面搭配蛙腿都比直接游速度慢上許多,我的夥伴遇到的狀況是,他沒辦法直接游完,但趴在浮標上他也沒辦法前進阿! 所以最後我側背著浮標的背袋,浮標飄在後面,我的浮標扣著朋友的浮標,然後他趴在上面,其實就等於我拖著一個人游。雖然實在很累,但是我們決定就這樣上場吧!
夏日夜晚泡在水裡感覺很棒 |
在成大游泳池努力的痕跡 |
1. 裝備: 水母衣褲、泳鏡(建議當天要噴泳鏡防霧劑,從頭游到尾都沒有起霧)、手機防水袋、透明塑膠桶、拖鞋、鞋帶(綁所有東西在浮標上)、泳帽(大會發來認人用的,沒戴著就不用下水了)、魚雷浮標、錢(如果你上岸要買東西吃或者搭船回朝霧碼頭)、暈車藥(防暈浪用)
2.食物: 香蕉(泳渡前吃防抽筋)、巧克力、能量包、水→其實真正游的時候人實在太多,休息都很短暫,所以我們是游完才吃這些東西的,至於游泳時已不小心喝到足夠的水了,所以沒有補充
3.其他: 賽前我就跟朋友擬定好策略不要游到兩側浮板區,避免被兩側船行進造成的浪影響到。
塑膠桶真的很好用 |
我買的是peripower防水手機袋 |
拿著浮標準備排隊下水 |
泳渡當天
魚貫前進日月潭 |
排隊時照的 |
從我下去那刻到游完都非常擁擠,基本上我的策略是五百公尺休息一次,看看風景拍拍照,而第一個500m游完還真是累,比起游泳池,在開放式水域的浪有時滿大的,風一吹非常難前進,加上閃躲人群所以游成S型,第一次休息趴在魚雷浮標上還真的有點吃不消。
趴在浮標上休息,雖然想要游在兩側浮板中間,但常常游偏XD |
每五百公尺就有一個氣球顯示距離 |
終於看到陸地,朝霧碼頭旁的空地 |
最後一段路很多人都停下來慶祝,但我好餓好想上去吃便當,所以就一路游到終點啦! 游完後會有工作人員在那裡扶你,因為長時間的游泳後肌群的疲勞與轉換,沒有辦法馬上站起來走,所以我在上去的階梯上休息了一會兒才走向終點淋浴區。這次泳渡總共花了約兩小時,在我的預期範圍內! 上岸後在棚子裡擦乾換衣服,吃個便當,也可以到伊達邵街上買些好吃的,最後順利拿到了泳渡證書!
站在伊達邵碼頭看著長長人龍覺得很有趣 |
順利游完,非常開心 |
結語
在整個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浮標上刻著一排日期跟完成哪些挑戰的人,常常一排字橫跨好幾十年,像是打了一場又一場的勝杖一樣,陽光照射下的背影是如此堅持而感人!
這個活動非常好玩,之後有機會想找親朋好友來泳渡,也想參加前一天的公開賽,人比較少亦可挑戰自己的速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